邯鄲一農(nóng)婦莊稼地里撿巨款 挨門挨戶苦尋失主
)一位年過五旬、家庭貧困的農(nóng)家婦女,在地里拾柴時撿到6385元錢,為了尋找失主,她在村里挨門挨戶苦苦尋找兩天,終于找到失主,將錢完璧歸趙。她就是肥鄉(xiāng)縣舊店鄉(xiāng)西辛寨村婦女馬朋香,她的感人事跡在當?shù)貍鳛榧言挕?/p>
現(xiàn)年54歲的馬朋香是一位普通的農(nóng)家婦女,丈夫長期在外打工,四個兒子中有三個已結婚,她平時僅靠家里的4畝薄田維持生計,家庭年收入不足5000元。3月14日上午,為了節(jié)省蜂窩煤,馬朋香準備去地里拾些柴火回來做飯,當她走到村西的一處空地時,發(fā)現(xiàn)路南的垃圾堆上有幾件別人剛扔出來的舊衣服。“那些衣服看起來還挺新的。”馬朋香說,由于家里有小孩,她情不自禁地走過去看看,打算撿件能穿的,回去洗洗給孩子穿。她隨意翻看了幾下,一件粉色小孩秋衣引起了她的注意,她隨手掂起來,突然,從衣服里面掉出來一捆沉甸甸的東西,仔細一看,她頓時目瞪口呆――“我的天啊,這么多錢!”馬朋香顧不得多想,急忙揣著錢來到位于村邊的大兒子家,在大兒媳婦李素芬的幫助下,認真數(shù)了數(shù),一共6385元。
“丟了這么多錢,失主一定很著急,咱得趕快找到失主還給人家。”簡單商量后,全家人一致決定盡快找到失主還錢。隨后,馬朋香與大兒媳李素芬分頭行動:李素芬負責在家打聽失主消息,馬朋香則在撿錢地點的附近挨門挨戶尋找。
一家、兩家、三家……從上午11點一直找到夜里10點,記不清敲了多少門、進了多少戶、問了多少個人,但絲毫沒有失主的信息。無奈之下,她只好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里,躺在床上卻翻來覆去睡不著。“我一個女人在家,錢要是夜里丟了怎么辦?”思量過后,馬朋香強打精神起身來到村里的信用社代辦點,暫時把錢代存起來,并告訴代辦點負責人,等找到失主再一起來取。
第二天早晨天剛蒙蒙亮,由于心里一直惦記著盡快找失主,馬朋香早早起來,她要趁著早上農(nóng)村打工青年尚未出門有人在家的時間,抓緊詢問。功夫不負有心人,過了近兩個小時,當她找到村民龐建玲家時,龐建玲開始沒有想起什么,后來猛然想起衣服里還“藏”有六千多元錢時,竟然一時呆若木雞,急得不知所措。而此時的馬朋香終于松了口氣,她一邊安慰龐建玲不要著急,告訴她錢沒有丟,一邊與其核對錢的數(shù)額、面值等信息,確定無誤后,她們一起到信用社代辦點把錢取了出來。拿到失而復得的六千多元錢,龐建玲感動得熱淚盈眶。
據(jù)失主龐建玲說,自己的兒子準備結婚,她收拾家時把幾件廢舊的衣服扔到村外,當時沒有想到衣服里還有錢,直到馬朋香找到她時才想起。為表示感謝,龐建玲特地找人制作了一面寫有“六千余元尋失主,拾金不昧新風尚”的錦旗,并表示要像馬朋香一樣,多做好事,多行善事,傳遞愛心正能量。